张曙光:国进民退不是企业行为 是政府在做主

  • 张曙光
    2010-04-30   累计浏览:

这个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怎么看,我觉得咱们得从事实来说话。我这次刚做完这个季度的宏观分析,专门在体制分析里面讨论了这个问题,我搜集了几个案例。
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不仅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可能是认知和思想理念上的。事实上,现在国进民退这个事情也证实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先讲几个案例,一个案例是大家知道通钢的案例,通钢是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但是并购之后,没有解决职工的安置问题,结果职工起来闹事,打死了民营公司的经理,这个事情到现在据说逮了两个人,没有具体的说法,但是有一点很明确,当地省政府宣布通钢改革开始,民营资本全部退出,这个是全部要清除的。
第二个案例是山钢并购日照的企业,日照是一个盈利的企业,山钢是一个亏损的企业,结果山东为了实现打造国内的钢铁大省,搞了这么一个事情,现在的结果是,组织了一个新的钢铁公司,山钢占67%的股份,日钢占33%的股份。日钢的老总杜双华退出,按照说法,现在日照钢铁现在的厂区是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它是为了归于中央的政策规划要躲避中央的规划,但是躲过了中央的规划没有躲过省里面的规划,现在,日照钢铁准备上市,使这个杜双华能够把股份卖掉,全部退出这么一个结果。
第三个就是大家知道的山西煤炭的重组事情,这个是4月份由山西省政府发的文,要进行重组,把现在2840家煤矿整合为1000家,单井的产量达到90万吨,当时私人资本开采煤矿是山西省政府招商引资进行来的,浙商就有350家,现在必须退出,而且私人资本不能占30%以上的股份,而且作价也有山西省政府来作价,据很多煤老板讲,它的作价只有一半左右。这是山西的状况。
另一个重要的案例,就是各个地方在争夺央企,就是中央企业,最早是湖南省,和地方企业重组,而且为了这个争夺,湖南省建立了中央企业联谊会,专门为中央企业服务。上海今年下半年准备拜访20家央企,在大飞机和造船厂要拉央企到上海,而且政府部门打算成立政府机构来实现这个目的。更妙的是安徽省政府的领导到北京在820号开始了和央企的对接会,这个对接会要实现3000亿资金,作为安徽省的同等重要任务。参加这个对接会的大概有104家央企,而且,其中50几家中央直管的央企业里面,有很多副总以上,20多个一二把手参加了这个会,参加这个会的不光有国营企业,也有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也要对接。它是打算17个市引进2500亿,地方国有企业引进500亿,大家可想,17个市的引进可能很多落在民营企业头上,这是大家在争夺央企,认为现在央企现在的投资能力和扩张能力都非常强。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央企纷纷进入房地产业。最近的地王可以说背后都有央企的背景,或者说大部分有央企背景。从富力地产[10.30 1.18%]10.22亿首先拿下的是广渠门的10号地,楼面单价1.5万元/平方,中化集团旗下的方兴地产[2.25 1.81%]40.6亿拿下广渠门的15号地,楼面价值平均1.6万元/平方米,北京的地王。
大家知道,有些央企业是直接进入,有些是迂回的,就是并购现在的房地产公司。不光是中央企业是这样,地方的国有企业也大肆进入房地产业。你比如说常州的交通产业集团耗资32个亿来得到大运河东边的地块。大连港[3.60 0.28%]得到中山港的地块,总之一个,现在的状况,任志强做了一个估计,说98年的时候,国企的房地产业大概占到8%,现在超过了20%
所以这种状况也就迫使很多民营的房地产业不得不退出,或者说做一些其他的经营,就是比如说做一些服务性的公司或者差异化的产品。
还有一个案例,大家看,现在的国企金融业,一系列的国有金融公司纷纷参股并购金融公司。一个就是8家投资者进入光大银行,光大证券[19.68 -2.67%]IPO的上市扩股也引起了大家的注视,参股不仅有国家电网、宝钢这些大的企业中央企业,也有一些大的企业,所以参股的形式一个就是由集团公司的财务公司展开收购,一个是由资产管理公司统一运作和管理,再一个就是由集团公司旗下的信托、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作为平台收购金融机构的股权,大家有这么三种。
我简单地找了一下,有这么七大案例,我想都说明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现在的国进民退不是一个个别的事件,而是形成了一股潮流,不是个别的企业的行为,甚至是国有企业,甚至是中央国企的一个共同的行为。不是个别产业,而是普及到很多重要的产业。不仅仅是上游的一些所谓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家安全的自然垄断产业,而且涉及到很多其他的产业。
还有一个例子我没讲,就是中国邮政的专营,不准民营公司做,而且把这个行业管理权给了中国邮政,所以中国邮政规定必须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民营会计公司才成,如果到今年年节的时候,如果达不到就取消了。市场70%80%的达不到10万元,就是这么一个状况。所以不是一个行业的问题,涉及到很多行业,而且也涉及到很多领域。
现在对这个事情有一些分歧,有些人认为不是国进民退。比如说最近山西在报纸上有很多说法,认为它不是这个样子,你们的说法都不对,有很多说法。我觉得,判断是不是国进民退,我想,恐怕我们得来看几个事情。
我觉得有这么五个标准恐怕需要我们来看。
一个问题就是这次整个的发展,这个现象不是简单的企业行为,而是政府在这个地方做主。你不管是山东也好,还是山西也好,你可以看,都是政府在这儿,政府先发文,先来做,要这样,甚至中国邮政更是这个样子。我觉得,这可能是很重要的一条。如果说,我们这个东西单纯是一个市场现象,是一个企业行为,我觉得还好说,但是问题现在,我们的现象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而是政府在这个地方要做。当然,政府做有两个现在的道理,一个说为以后应对危机的政策。其实,这些问题里面,我觉得和应对危机关系不太大。政府打出的另一个口号就是产业政策,这些小的企业都有问题。你比如说消耗大,比如说事故多,或者说其他的这样一些道理。这是一个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里面政府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就是有可能这些行为形成垄断,你这个问题在中国邮政的这种专营上表现的非常突出,在其他方面也可以表现出来。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第二个现象。
第三个现象,我觉得是违背法律。为什么说违背法律呢?你比如说,这个山西的事情,本来你招商引资引来的,合同在那个地方,人家不愿意,你非要强制人家去合并,这个事情,我觉得咱们不管怎么说,这个地方政府的行为,其他的行为,你说你不能干预,但是这一点,违背法律这一点,破坏合同这一点,我觉得完全可以去说的,但是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说法,你可以看,实际上,地方政府大力去推进,中央政府在这个地方没说什么,所以我觉得违背法律的问题可以看。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咱们现在的情况是准入限制之下来做的。这个准入限制,你可以看到,我们对民营公司的很多事情,都不准它进入。你比如说金融业,咱们尽管有那么难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一方面是货币大规模的增长,贷款搞到了第三季度末的8.37万亿,但是特别是中小企业感到特别的困难。为什么呢?就是在民营机构的进入上,政府设置的准入限制的障碍是非常大。尽管现在有准入,但是可以看到有很多的问题,比如现有的乡镇银行,必须有国有银行发起的比例不低于20%,既然是民营银行为什么不能以民营资本为主,而且一家不能超过10%。还有就是小额贷款公司,你只贷,不存,而且资本金是两个亿,对外融资只能50%,那就是三个亿。我觉得,恐怕限制这是很重要的,其他方面准入的限制仍然很多,所以咱们搞成了一个笑话,一方面国进民退,另一方面,政府又出台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剩下的对民营企业的安排也配合着国进民退的现状在发展。
这是我想讲的第二个,就是为什么说这个现象是一个国进民退的现象,而不是有的人说的不是这么回事,而且讲的似乎也有道理,我觉得,还是明确表述这个观点是对的。
第三点,我觉得这个事情的影响很大。首先一个,可以说是我们改革的一个倒退。因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在一些地方形成垄断,必然缩小市场的基础,也对我们原来的国民经济的战略性重组,我觉得是一个反对。那个战略性重组的目标很清楚,就是国有企业要退出竞争性的领域,而主要占据一些国计民生的一些方面,可是现在是国有企业不光占了上游,而且向中下游在扩张,所以这一点很清楚。
第二点,我觉得既然现在国有部门的垄断在加强,我觉得权利和资本的结合是一个很明显的事情,我过去没有讲过权利与资本这个话,实际上现在,我觉得这个危险很大,形成权力资本,整个社会现在的腐败已经非常严重,将来还会进一步发展。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恐怕也得关系到一个问题。
国进民退这个事情,国有化,因为是一个大规模的运动,就成为一个国有化的运动。如果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咱们历史上到现在有三次国有化的高潮。一次就是3040年代,国民党的时候,国有化运动形成四大家族,四大家族那个时候占据了中国的重要的一些产业,你比如说金融,你比如说大的一些公司,这个大家历史数据,我也没有拿,历史上的状况,大家也都清楚。这个是国有化运动的结果形成了四大家族。
其他方面,可以看,名义上不是国有,实际上是准国有。到了78年,大概个体工商业剩下15万家是多少,这个数据大家清楚。那么30年的结果,国有化是国营,社会主义,结果搞的老百姓吃不饱肚子,于是政权的合法性受到了动摇,不得不改弦易张,放弃计划经济,改行市场经济。那么这次的国有化运动如果能够推进下去,继续下去,我觉得恐怕结果也不会好,不会太妙,到时候,咱们可以看,这个国有企业过去之所以垄断形成以后,它的无效率,低效率现象出现,后来,国有企业退出,这个市场发展,使得国有企业的效率有所改善,但是,如果说国有化进一步推进的话,我觉得国有企业的毛病还会复发,所以,到那个时候,恐怕中国经济还会重新进入一个低潮。所以这一点,我觉得是应该看到它这个前景的,所以对这次国进民退的状况,我是持一个担心的态度,所以也持一个批评的态度。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