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宏观论坛夏季会议讨论的主要情况

作者:天则经济研究所 累计浏览:

"中国宏观经济学者论坛"夏季会议7月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影响;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一整天的讨论。来自北京和深圳的二十余位宏观经济问题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经济自1991年重新启动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高速增长期。从1993年七月开始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后来,经济实现了"软着陆"。按照常规,中国经济应该重新启动。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扩张政策和刺激措施。然而,事与愿违,1998年中国经济持续走低,预期普遍看淡,增长回升乏力。今年上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出来。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从未经历过的严峻形势。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形势判断,采取怎样的对策。与会的专家们对此提出了许多很有意见和建议。

会上,以下几个问题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热烈讨论:

一、关于目前经济形势的判断

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重要,因为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中国经济中出现了许多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的新的因素。旧有的启动经济的办法明显已经失灵。所以,目前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及由此而引发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对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学者们持明显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经济依然处于高速增长期,并且,这种高速增长还可维持若干年。目前的增长速度下降只是一些临时性因素凑在一起造成的。从中国人口结构的构成看,到2007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到那时,储蓄率会下降,投资也会降下来。因此,必须在此之前把一些重要的事做完。中国需要经济若干年内保持高增长速度。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相对早熟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对滞后,也为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过去2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都是大城市带动需求上升。现中小城镇已从1984年的一万个增加到四万个。下一步面临的将是规模化问题。这将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不过这种高速增长需要政府创造若干有利条件。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结构和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所以,以世界经济大调整为背景,以亚洲经济危机为转折点,中国经济已进入"大调整"时期。

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实践看,经济增长低于两位数后,调整期最多为两年,经济就会迅速反弹,即使象1989、1990年那样严重的情况,也是两年后即行回升。比较而言,这一次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期已经超过三年,各种指标依然走低,短期波动显然不能对此作出解释。经济持续走低意味着,中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高速增长时代,进入了一个大调整时期。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投入、投入再投入,而根据克鲁格曼的研究,仅靠大投入而不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经济发展,迟早都是要进行大规模经济调整的。第二,出口带动是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外来经济的冲击。这次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就是明证。第三,中国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已开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瓶颈制约"转向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制约。非国有经济的竞争挤压和银行商业化的推进,贷款的约束和企业预算的约束趋硬,产能过剩和大批职工下岗失业率并存等等。

面对这种过早来临的大调整,许多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但这对我们来说并不全然是坏事。首先,亚洲其它国家的大调整是发生在金融危机之后,不是自愿的和主动的调整,是一种强制性质的调整。而中国经济的调整是一种主动性质的调整,带有未雨绸缪的性质。其次,与亚洲其它国家出现经济负增长的情况不同,中国的经济调整是一种增长中的调整。第三,中国的经济调整是与产业调整和政府体制改革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带有很大的规则调整的性质。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是制度和政策的问题,因此,规则调整的成功与否就成为中国经济大调整成败的关健。

还有的学者反对"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有高增长率"的说法,认为主要的问题是质量和效率。中国目前没有理由一定就要低质量、高增长,支持经济增长速度保持8%的两个理由,即减少失业和树立信心,在目前政策下是有很大疑问的。信心不是建立在经济增长速度保持8%的基础上,而是在"软着陆"、经济结构调整和效率之上的;同时,目前,我们主要地是运用财政手段刺激经济启动,而财政政策并不能有效地增加就业。原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国家计划集中资源,靠增加供给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是无法持久的。同样的,在市场经济下,以增加供给来达到一定的增长速度也不是真正的增长。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无法也没必要一定要达到经济一定的增长速度。增长目标达不到,只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政府威信不会受到影响,强行达到反而不正常。目前体制中存在"新官不理旧帐"的怪圈,单纯追求一届政府手中资源流量最大化,会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影响到人们对政府的信心。政府应减少介入资源配置行为中。

无论如何,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是现阶段的一个关健问题。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政府就是因为错误地判断了日本当时的经济形势,采取了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才使日本丧失了大好的经济发展势头,而形成今天的困难局面。这一教训我们一定要汲取。


二、关于本轮经济增长的启动问题

启动本轮经济增长的关健是什么?这也是专家们讨论得比较热烈的问题。有人用"启而不动"来描述最近一次的经济政策效应。无论对中国目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持何种观点,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启而不动"现象提出了各自的批评和建议:

目前的经济状况是长期紧缩政策造成的,由于紧缩期长,启动晚,所以启动时困难重重。紧缩政策加上市场化改革的加快,使大量国有企业处境困难,大量减员。这进一步打击了需求,使启动经济变成了很困难的事。

启动经济增长应从四个层次上做工作:理念;体制;政策和技术。与1992年相比,本轮经济启动的力度明显不足。目前,还只是为确保8%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相关的技术上下功夫,而在理念和体制上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理念和体制。在理念上,我们应利用重组东亚经济圈的契机,在开放政策上提倡大陆、香港、台湾经济上的高一层互补;在体制上,我们应着手在法律上改进有关产权和所有制的规定,与十五大的精神相配合,统一中央和地方的思想,引导民间投资。

第三 大家普遍对经济增长缺乏信心的情况下,如何启动"社会预期"是目前的关健。社会预期对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乃至改革措施的推行,都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而且尽管政府增加投资可以扩大当年的有效需求,但如果消费品市场持续疲软,最终的需求问题还是无法解决,国民经济无法进入良性循环。因为从理论上讲,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为增加老百姓的积极心理预期,从而最终增加消费需求,除在理念和体制上应有动作外,目前应当做的是:简化过于"奢侈"的政府经济政策目标,端正社会预期;尽快明确、兑现政府的社会保障承诺,增加老百姓对未来社会的安全感及对政府的信任;同时,有必要放弃经济适度从紧的说法,改变社会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预期。

当前特别需要加强金融改革,但是政府应该用疏导,而不是用堵的方式来改革。应把防范市场风险与取消金融市场本身区别开来。目前政府对金融采取的都是管控措施,这种紧缩型的金融改革对当前启动经济不利。

前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体制的变化。由于民间投资主体力量太弱、银行的放贷制度不适应民间主导型的投资体制,从政府主导型投资体制向民间主导型投资体制转化的过程引起了我国当前的投资不足现象。目前政府为推动经济活动而对基础设施进行的投资有回到老的投资决策体制的危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平稳增长的需要。应当强化企业作为市场上投资主体的作用。

三、关于宏观政策的运用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及工具的运用是市场经济国家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引进宏观经济政策及工具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如何运用这些政策工具来解决 我们经济中的实际问题,显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次讨论会上,与会学者对这一问题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一 目前,我国经济中面临着长期发展和短期增长,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两难选择问题。因为长期和短期,发展和改革的政策目标许多时候是相互矛盾的。而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过于"奢侈"。想要将经济中的所有问题的解决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不现实的。

二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现实选择应是启动过于低迷的经济。但在需要大规模启动消费需求的时候,推出住房制度改革、教育、医疗制度改革,这无疑会强化个人的支出预期和储蓄动机。从而会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这是与宏观政策目标相矛盾的。同时,将这样一些长期政策目标简化为短期政策手段来使用也不会达到预期目的。

三 在我们学习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运行时,我们将不得不遵循许多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律。比如,菲力普斯曲线,讲的是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呈现周期性的统计反比规律。这就是说,在治理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效果的时候,应当警惕失业率的上升。所以在目前情况下我们搞国企业改革,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选择,这会使本来就已存在的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四、日圆贬值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与会学者都同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内部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同时也不应忽略外部因素的研究。目前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连为一体,相互影响,因此国外因素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从而使问题变得复杂。会上,学者们对目前与推动中国经济再次启动的出口问题紧密相关的日圆贬值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目前中国人民币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日圆贬值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不容忽视。持较为谨慎态度的学者认为日圆对美圆的汇率底限可能还不止150:1,其前景难以预测。由于我国对日出口比重较大,尽管上半年投资、工业速度回升,但受出口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还是难以保证。这样,为保证经济增长速度,当日圆对美元跌破150:1时,人民币汇率将无法再保持稳定,为此,有必要考虑人民币贬值问题。人民币的汇率稳定是有条件的。

对于日圆汇率前景,持较为乐观态度的学者提出了较乐观的看法。他们分析道,日圆贬值厉害是因为98年经济急剧恶化,国民对政府丧失信心。但日本经济还不至于糟到很差的地步,其竞争力还很强。人民币坚持稳定一段时间后,日圆会回升,经济外部环境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