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高岩:52988126-8016

Email:gaoyan@unirule.org.cn

咨询领域

公共政策研究

2016-05-31 累计浏览


 

行政部门配置资源的效率与公正研究(2014-2015)

 

在当下中国情景中,存在行政部门独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配置资源就已经偏离了在标准的公共选择程序下配置资源的形式,而是依靠行政部门的意志配置资源,具有行政部门自身的倾向性。本报告研究的三个领域:教育、医疗、土地,都是具有部分公共性质的私人物品,因此应以市场制度作为位置资源的基本制度,辅以非市场的制度,包括政府制度,来克服市场失灵。本研究显示,在行政部门的主导下,这三个领域的资源配置既无效率又不公平。

 

《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2011版)(2015年版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揭示了国有企业真实的效率。国有企业目前所表现出来的绩效并非其真实绩效,而是在享受着种种政策优惠,和民营企业在不平等的经营环境下所体现出的绩效。这种不平等主要体现在政府财政补贴、融资成本和土地及资源租金等方面。从名义利润总额中将上述应付未付成本和补贴扣除,从账面财务数据中还原企业的真实成本,国有企业的平均真实净资产收益率则为负值。

 

报告还梳理了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当下“国进”本质进行分析,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视角界定国有企业的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具体方案。

 

本研究第一版完成于2011年,2015年对报告的数据进行了更新。

 

中国原油成品油市场放开改革方案(2012-2013)

 

石油垄断体制导致了全社会的巨大效率损失。据天则所估算,2001年~2011年石油产业的福利损失高达34770亿元。

 

原油和成品油市场放开的改革,是整个石油体制改革的支点和杠杆,它涉及面较小,较之触动石油垄断企业的上游,即采油和炼油阶段的既得利益,相对不那么刚性,却会收取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这一改革能够很快获得打破垄断的大部分好处,即消除了垄断高价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和限制企业进入导致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另一方面,交易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终将会对处于上游的生产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我国石油体制改革的最后完成。这是一个成本很低,但收益很大的改革。报告中分析了石油产业体制的性质、中国石油垄断体制的表现及效率损失,具体给出了原油和成品油市场放开的改革方案、具体策略和改革时序。并且计算了为此带来的增量,即按2011年垄断带来的福利损失计,这一改革可获得石油体制改革的79%或五分之四的静态效果;并且还会因提高地方炼油企业的开工率而每年增加3000亿元以上的销售额。

 

中国行政垄断的原因、表现与破除(2011-2013)

 

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表现(绩效、分配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抑制中国民营经济成长与发展,以及阻碍中国经济自由化的主要因素,无疑是具有行政性垄断势力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往往规模较大,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其凭借政治力量,运用法律、法规和行政指令,通过制度性进入壁垒的设置,阻止民营企业的进入,从而构成国有企业的行政性垄断。甚至有些经济领域,直接由行政部门垄断经营。 “中国行政性垄断的原因、表现与破除”研究可看作是“国有企业”的第二期研究,本研究进一步探究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揭示了国有企业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通过该项研究及其成果的发布,力图破除中国的行政性垄断,促进民营经济的成长与发展。

 

 

 

土地法律制度研究(2012-2013)

 

目前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地方政府强制性地以低价侵夺农民土地的情形,已经将我国社会推向动荡的边缘。其原因,并不仅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动机,更重要的,是现有有关土地的法律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我国并没有一部有关土地的基本法律,只有一部类似于管理部门法规的《土地管理法》。天则所的研究将试图为我国土地法律制度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方案,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土地问题。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视角下的中关村社会组织发育与作用课题研究(2012-2013)

 

2009 年,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又一次面临新的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中关村的社会组织作为示范区创新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动创新集群、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借鉴硅谷等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经验,充分研究中关村社会组织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从而分析政府调控、促进的方向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建设中关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这一背景下分析中关村社会组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思路、制度与程序,并给出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市场化改革中的大企业(2011-2013)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经济主体的互动,及其对经济政治制度与政策的影响。大企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经济主体。由于其规模巨大,处于战略性的产业地位;尤其是国有大企业,有着与政府的历史渊源;势必对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社会发展的方向。本课题的目的,是通过对我国社会中几类大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分析与研究,梳理出大企业在我国社会的经济过程和政治过程中的地位与影响;以及发生作用的机理;为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社会,为政府制订更好的有关大企业的制度与政策,为大企业本身的调整与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方案和政策建议的依据。

 

货币化的住房保障政策及其实施方案——当前我国住房保障政策调整方向与路径建议(2012-2013)

 

本项目为住房保障制度研究的二期,重点针对住房保障由实物保障向货币保障过渡提出政策调整的方向和路径建议。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建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研究”(2010-2012)

 

本项目回顾了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形成历史,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指出产权性质的保障房既无效率也不能增进公平,提出中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应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从产权性质保障向使用权性质保障过渡,第二步是从实物保障向货币保障过渡。根据公平、效率、基本保障、普遍保障和多层次保障5项原则,提出了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框架设计,包括政府的保障责任和职能,保障范围,保障形式,保障房与商品房的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地供应、筹资和融资、服务和运营、以及监管等住房保障的实施机制。

 

成都市统筹城乡涉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践与经验(2010)

 

成都自 2003 年开始统筹城乡改革试点,2007 年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在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方面有许多经验。本项目从涉农投融资的角度出发,为成都市统筹城乡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成都涉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特点在于,政府通过其投融资平台公司,承担了发起者、服务提供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其目标是调动、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村镇建设和商贸物流项目,实质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转变政府过去用计划方式配置资源的做法,转变政府职能,为市场配置资源创造条件。

 

英国战略方案基金(SPF)“地方财政支出的透明与约束”(2008-2010

 

本项目由天则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共同执行。首先分析了财政支出的最佳规模和结构等一般理论和问题。其次研究了中国目前财政支出的约束机制及其问题。再次对国内外财政支出制度约束框架经验进行总结提炼,选取了南海、焦作、无锡、温岭等在约束财政支出机制中有所创新的城市,以及英国财政体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提出约束财政支出规模的制度方案。报告完成后,选择河南焦作为试点,并与地方政府合作,就地方财政体制创新进行了培训和一系列实践探索,包括部门预算、滚动预算、性别预算等。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2009)

 

研究内容包括了中国和世界灾荒的经验、国际供给的安全性、历来粮食禁运的结果、决定粮食产量的诸因素的分析、全球粮食生产和需求的比较、以及历史上粮价的变化等等。对于粮食和耕地有关的国家政策提供了极为有用的基础资料。

 

中关村科技园区制度创新研究报告(2008)

 

政府制度创新是制度变迁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这将是我国近三十年改革的处于高端的制度创新。它既需要在各种创新的竞争中接受检验,又有在对制度性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理性安排。而中关村管委会创造的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制度结构,对我国政府制度改革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同时又有着很强的一般性。如果我们将中关村的经验提炼出来,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政府进行公共治理和创造出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制度结构的一般原则,为我国其他地区其他部门的政府所借鉴,推动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逐渐形成我国政府的新的模式。

 

煤炭社会成本及其内部化研究(2007-2008)

 

课题研究所界定的煤炭全社会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其中外部成本包括煤炭在开采,洗选、储运和运输,燃烧过程以及污染损失等各阶段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试图探讨煤炭的社会成本内部化的途径(例如征税、收费和补贴等),并对不同途径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对比,并提出适合我国的可操作的方案。根据已有的有限数据猜测,通过重新核算内部成本所获得的价格增量很可能会比外部成本内部化所带来的价格增量要高。这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