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秀:2008年后中国新经济的几个变化

  • 王俊秀
    2016-10-17   累计浏览:

 

 

我原来以为“新经济”是因为天则所做了宏观研究,所以我还特意拿了一本书,因为我们搞的都是微观的研究。没想到今天盛洪变招了,讲网络零售的内容,使我“大跌眼镜”。

 

秋风他们都知道我,我对这个内容是外行,但是我觉得有几个大的时间点特别有意思,刚才盛洪谈到两个时间点,一个是2008年,一个是2015年,我觉得这两个时间点跟我们平时的感觉,还有好多的研究都是特别吻合的。对于中国来说2008年是一个槛,我记得秋风写过,2008年的危机标志着“中国模式”的终结,“中国模式”的终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国经济前30年的这种发展模式的终结,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原来30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三个红利,如果用我们的外行话来说,就是“WTO+外贸”的经济模式。

 

2008年就转到了“互联网+内贸”,也就是国内市场消费。这两个东西加起来,其实正好就是今天盛洪讲的网络零售,我觉得他抓住了这个新经济的一个点。

 

第二个点是近10年或者是从2008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为什么还没有一泻千里地掉下去?可能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网络经济在撑着。我们看到国家统计局的好多报告,外贸那些领域都是直线往下降的,但是只有电子商务这条线还在往上走,它正好对冲了经济下行的趋势。在这个时候我们来研究新经济对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影响,我觉得这是抓住了一个点,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我们有一个判断,中国这20年,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发展成一个互联网的经济体。我们狭义的理解互联网的经济体,就包括网络零售+B2B,再加上原来的基础设施,这是一个简单的大致的盘子。由于这个东西向外渗透,才出现了李克强讲的“互联网+”,这是我们的一个逻辑。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逻辑也是比较小的,因为官方的像我现在拿的这本书是信息化百人会和中国信通院刚搞的一个报告,他们研究的新经济其实讲的是信息经济,对他们来讲信息经济大致分为四块:电子产品制造业(它也算在宏观的新经济里面)、广电业、电信业和互联网业。互联网业其实也是在2008年才慢慢地显出它的威力来,这四大部分构成了所谓的信息经济。按照他们的逻辑来讲,信息经济在中国大的GDP里面占多少呢?在2014年的时候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即超过了25%,目前来说是27%左右。他们有一些数据有些出入,但是超过四分之一的这个判断大家基本上都是认可的。信息技术带动的整体产业的盘子,现在基本上达到了27%,在美国基本上是49%50%

 

最近几年在大的信息产业,或者是信息经济里面出现了一种变化,也就是原来的电子制造业,包括PC、硬件设备、外设、路由器,它们的增长率或者是贡献率越来越小,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以前信息产业概念基本上跟工业差不多,比如说电视机及其配件也算到信息产业里面,但是由于它的流动性非常小,所以它对于经济的那种作用就没有那么大。

 

2008年之后,反而是软件和互联网增长得特别快。现在有一个词是软件定义一切,软件可以定义组织、市场。比如说滴滴打车,可以根据算法给你派车、派任务、知道你在哪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之前的数据积累成了一个资源,这在原来都是虚无缥渺的事,但是现在形成了一个闭环,就有了经济价值。这些东西都是最近两三年内发生的,这一块也叫新经济,也叫信息经济,但是和原来的信息经济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我觉得信息经济或者新经济可分成两块,一块是比较死的,比较固化的那一块,我们也不妨统称信息经济,就是旧的信息经济。现在这一块其实是新的,新的更活跃。以数据为驱动的这些新的最活跃的东西成为新经济的主要代表。

 

我们不能说以前没有信息经济,这种说法估计很多人会置疑的,尤其是那些官方的人士,他们会说这么多年我们白搞信息化了。老的信息经济是一大块,现在又出现了新的信息经济。信息经济的标志性的事情就是以数据驱动的经济,其中最核心的一块就是它的渗透性特别强,所以才出现了克强讲的“互联网+”。“互联网+”最重要的是数据向各行业渗透。所以我们看到雷军、乐视贾跃亭,一会儿搞汽车,一会儿搞其它产业,背后都是数据在驱动。电视好象都免费送了,包括手机也是,为什么这样?因为他不靠这些东西挣钱,但是靠底下的数据挣钱,比如说做互联网金融,把所有的人聚集来以后,就知道你这个人的各种各样的消费偏好,所以他能够有算法,能算出你来。另外,比如说在手机上,他可以通过泛广告的模式,其实他整个都已经卖出去了,他是通过这么一种价值的转移来实现的。

 

这样看来,原来的传统经济分成两类人,一类是跟新经济无关的,或者跟信息技术无关的这类人,即使他从事着同样的行业,但是其实是两个世界的。比如共同经营一个餐馆,但是由于你跟信息技术没关系,就会产生两种非常不同的效应。比如说我们家的楼下,我发现有的餐馆一出来就倒闭,有的餐馆特别火,为什么?大致跟信息技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比如有的餐馆就加入了大众点评网络,有的餐馆加入了O2O,看起来生意就特别好。但是有的餐馆,但是由于没有加入这个网络,就显得它的客流量是有限的,然后慢慢就衰落了。

 

问题来了,这个餐馆是第三产业吗?或者是服务业吗?你搞不清楚,因为它加入了信息网络,所以它显得至少是现代服务业,但是原来的餐馆是传统服务业,尽管是在同一条街上,就在隔壁,但是达到的效果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觉得这也是比较有意思的。

 

其实我还有一个感慨,2015年是水落石出的大家开始公认对新经济或者信息经济这件事比较承认的一年,我觉得2008年大家感到恐慌了,整体下跌了,但是2008年到2015年是一个成长期,2015年基本形成了一个定论,2014年的时候整个体量超过了四分之一,整个的格局出现了,2015年大家开始承认这件事了。所以我们今天才有幸坐到天则所谈这个事,我觉得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 王俊秀 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本文为作者2016927日在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天则所举办的「新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沙龙」的演讲修订稿,转载请注明]

 

 

2016-10-14

中评网-与天则云思同步首发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