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假设前提存在问题

  • 王世海
    2009-04-24   累计浏览:

大家好,我是农科院研究生院的学生王世海。首先,我向天则的老师道歉,上次我在网络上发了一个帖子,中间有很多不敬的语言,里面有不太恰当的话,我再次向老师们道歉。其实我要感谢天则所,是天则所的老师出的书指引我走向农业经济这条路。

我想说几个细节问题,刚才几位老师提的问题我想说一下,刚才韩老师提出中国进口大豆3744万吨,我记得曾看到一个数据说进口大豆占中国进口粮食8090%,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是不是对的?如果是对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中国不进口大豆,自己生产大豆而进口粮食的话,可能粮食自给率会降到80%,为什么呢?因为这3000多万吨的进口就占到中国进口的8090%,而大豆产量比小麦、稻谷低得多,如果咱们不进口大豆的话,换成土地的话,这些大豆需要中国耕地1520%来生产,所以不能因为进口大豆就说中国粮食进口不是很多。我的看法是3000多吨,如果换成玉米和小麦的话可能就会达到1亿吨,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刚才卢老师说国际上比较合理的库存量是产量的18%-21%,中国现在达到40%,有的专家说已经很高了,我认为不高,甚至不够,为什么?美国如果达到18%的话,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他们只有3亿人口,中国是12亿,是他的四倍,而美国产量和中国产量差不多,如果他是18%的话,美国18%可能满足他8个月的需求,中国只能满足两个月。如果按照美国标准的话,我们库存率应该达到72%才是合理的,很多人说18%,这个对中国是不合适的,应该是按照人均储备量占到多少,可以支持几个月才是合理的。

第三,赵老师提到中国出口 蔬菜占很大量,据此认为中国耕地不是很紧张。因为我们家里就种菜,我家里有十亩地,在这里我可以给赵老师提供一个思路,种菜一亩地能够种几次,比如种韭 菜,几天就是一茬,麦子能种几茬?种蔬菜对土地使用率是最高的,这是我在农村的体验。如果种小麦,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春小麦是最低的。我是山东人,我们是冬 小麦加上玉米,还算是比较高的。所以,从蔬菜出口量比较大,来论证中国耕地不紧张,这是站不住脚的。

对这份报告我有很多话想 说,我只说几个我认为关键的问题,我看了前几天杨老师发给我的最终版,我跟以前的版本比较了一下,改动最大的是结论部分,还有进出口的部分有一些修改,结 论部分更务实,更接近现实一些了,但是主要问题还没有变。在座的专家应该比我更清楚一个道理,从理论上讲没有论证不了的命题,关键是看你设计什么样的假 设,如果作为一个理论研究的话,设计什么命题都可以;但如果作为一个政策性研究,你的假设一定要符合现实。我认为天则这个报告起码有五个假设是存在的:

第一个假设是耕地面积不会减少,因为在报告里没有把耕地面积减少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第二,假设单位面积产量会随着其他投入增加而不断增加,特别是考虑替代的时候,考虑如果出现特殊情况,百年一遇或者是十年一遇的问题,他的假设是亩产会随着投入增加而不断增加的。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我家的十亩地就可以养活全世界的人了。
第三个假设,中国依然有大量外汇储备,刚才这位老师提的问题很多,中国现在外汇储备是1.95万亿,是挺多的,我们不能保证中国会不会出现其他问题,现在对中国有两个比较大的论断,一个是中国崛起论,一个是中国崩溃论。崩溃论的人,仔细看看发现他的观点并不是的空穴来风,中国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会导致中国30年、50年以后会怎么样,而耕地流失是单行道,一旦流失了,短期很难回来。万一过十年二十年中国外汇储备很少了,甚至是负数的了,没有能力进口粮食了,怎么办?

第四个假设,中国人消费结构不会提高,不会改善,我在这个报告中没有发现对中国人口饮食结构、消费结构提升做一个明确说明。我们现在知道根据官方统计,中国还有1300万绝对贫困人口,一天收入不超过两元人民币,还有4300多万的贫困人口,这是按照中国指标统计的。如果按照世界指标的话,国际上根本不承认你的指标,按照世界银行认为中国是1.2亿,甚至有人说中国是3亿 贫困人口。这些人消费结构是很低的,主要是以粮食为主,比如说我是山东人,山东在全国经济是比较好的,你问山东农民什么时候可以吃肉,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吃 肉,我家的条件还算不错,一年有两三万的收入,我父母吃的都很简单。如果把这个角度考虑进去,中国人饮食结构改善的话,肉、蛋、奶的需求增加的话,可能对 口粮需求不会增加,但是对耕地需求是增加的。

第五个假设,这个和卢教授 观点是一样的。报告假设把粮食安全界定为粮食供给大于需求就是安全的,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报告里面提到了粮食安全起码有三个层次,第一是要有供给,第二 是买得到、买得起,第三是满足营养需求。传统的粮食安全问题可能不存在了,但是真正意义的粮食安全问题中国是很严重的。比如这次世界引起的粮食恐慌,很大 程度并不是因为供给不能满足需求,而是因为粮价上涨引起很多供货商囤积居奇,使得很多人买不起粮食,造成粮食危机。中国以后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可 能。各位老师可能是搞历史的,对历史比较了解,历史的饥荒并不是因为供给满足不了需求,而是因为几个上涨,很多人买不起粮,造成粮食危机。以上五个假设是 我认为报告最大的问题,其他的研究方法可以再说。

我想再提出一个思路,中国进口大豆是占进口的80%,我不知道对不对?这个70% 的依赖度是会有什么影响呢?为什么我们涨价很快的是油料,原因就是中国食用油生产贸易被几个大的跨国公司垄断了,正是由于严重的依赖率,造成中国在价格上 是完全被动的听从几个国家的指挥,我觉得不能不考虑这个因素,当然国际市场需要利用,但是也要考虑中国食品安全的国际风险。

还有我想给盛洪教授说一下 我们的情况,你刚才的假设是城市,主要是大中小城市,可是从我来看中国占地最多的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在什么地方呢?我就以山东为例,我走这么多地方发现 很大的特点,每个乡镇都有开发区,大部分开发区都是空着的,都是圈着很多地,里面长着荒草。所以,真正占地的不是城市。还有一个问题,国家公布土地数据问 题很大,他公布建设用地占耕地多少,这个数字肯定有问题。这次我回家有一个很大体会,就是国家耕地和实际耕地数目肯定有出入,出入多少,以我们县为例,有20%。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县农业补贴比例是80%,比如我们家有十亩地,只补贴八亩,为什么?是按照2003年计税耕地算的,为什么这么算呢?他向国家报的就是80%,20%是地方政府控制的,而没有上报中央的。就是说中国生产的5亿吨粮食并不是18.27亿亩耕地,而是20多亿亩土地生产的。

关于大豆进口的问题,我并不是说大豆不能进口,也不是说保护大豆产业。我认为不能说进口大豆占粮食总量少而证明耕地是宽松的,我不是说进口大豆就表示中国粮食就安全了,因为他是要占用大量耕地的。

我 想就党国英老师的意见提一些我的看法。现在关于土地制度有一个很大的争议,以前是关于经营性的问题,我们的制度造成土地规模非常小,限制劳动力流动,限制 规模经营,限制农村对土地长期投资,现在来看主要是征地问题。征地法律问题,中国关于土地有各种法规但都是空的。一位荷兰学者研究中国土地问题,他提出一 个关键就是空制度,制度是有的,但都是空的,是有法很难依。中国的《土地管理法》、农村承包法、物权法中关于土地都有很明确的规定,但为什么一到地方就变 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仅仅从土地制度看的话,是没有找到根源的,也不会解决问题,无论土地是谁的,哪怕土地已经私有化了,但只要国 家的制度环境、法律环境、法制建设不改变的话,就不会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现在农村土地的主体已 经定了,就是村集体,但是村集体权利能不能保证?这是一个问题。还有征地问题,刚才提到农民要有定价权,定价权的前提是什么?他的所有权要得到保障,得到 尊重,才考虑有定价权。还有刚才的老师提到自由流动,不知道自由流动是什么意思?是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还是农用地转成非农用地?我认为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 一个很大问题,主要是垄断,开发由政府定,规划由政府定,定价权还是由政府定,如果允许集体土地自由入市的话,规划权政府掌控的话,而把权利分开的话,对 于征地导致的纠纷可能会少一点,因为现在权力太集中了,问题还是在法律上。前一段时间我听了一个报告,关于中国刑法上有关于滥批土地的规定,为什么这么多 年没有一个官员因为滥批而被惩处的?

我想回应赵老师,我为什么写那个帖子。首先,我对天则报告结论是没有异议的,我反对设定18亿亩红线,理由一个是中国建设用地严重浪费,第二是耕地越多越好。我为什么反对呢?因为中国耕地不是18.27亿亩,而是比这个多,可能是19亿亩,如果设了这个红线的话,是不是其他的土地会占用呢,使政府会更大限度的占用耕地,如果设定的话,不应该仅仅是18亿亩,当然设定是没有意义的,你设定了也会被人突破的。我对天则是很仰慕的,但是我看了这个报告有些东西很生气,所以写了这个帖子,目的是希望天则的人能够看到。
我想再说一个题外话,也是新闻界的朋友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经济学家说的话总是容易被人误解,遭来谩骂呢?很重要的是经济学家说的观点都是有假设前提的,而这些前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而经济学家在说话的时候常常把前提忽略了,所以引起误解。
所以,我建议我们新闻界的媒体人一定要把这个前提加上,避免引起误解。
[ 本文为作者于2009225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项目」的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标题为编者所加,文稿未经作者审阅]
中评网首发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