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21世纪的国家理论

主讲人简介: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论坛实录

[第444期]

建构21世纪的国家理论

时 间: 2011-12-23

地 点: 天则经济研究所会议厅

主讲人: 罗小朋

主持人: 张曙光

评议人: 施展 王建勋 刘海波

版权所有: 天则经济研究所,转载须注明出处。

综述

罗小朋老师指出,中国和世界都处于一个重要关口,21实际国家问题非常重要,而传统的规范性国家理论在转化为现实秩序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他进行了实证性国家理论研究。
罗老师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定义了国家、权力和权利,阐释了人类秩序和社会现实的建构肌理。他强调,国家作为一个地域的政治共同体,是博弈产生的结果。这种博弈不但产生了identity,即身为共同体一员的认同感,还产生了status,就是在这个共同体里权利的具体分配方式。
罗老师给上述两者加入了人性基础的解释,认为status是血亲选择,而identity完全建立在互信的重复博弈基础上。他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政治秩序演化路径的不同,导致了西方国家更多的是identity dominated,而中国是status dominated。
罗小朋老师指出,民族国家是一个identity dominated的概念,强调人统一的民族身份认同,从而加强国家间的竞争力,而中国在由等级身份主导的社会向这种平等身份博弈主导的社会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他运用这一理论对中国社会改革中面临的种种矛盾进行解释,认为最困难之处来自于中国现在地方自治资源不足,想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走社会自治或地方自治的路径。
刘海波老师认为罗老师对毛时代的认识非常深刻,当时社会存在对身份权利而非财产权利的重视,对个人来讲十分关键的是取得某个单位的身份认同。
他不赞同罗老师关于中国一直以来等级身份社会的说法,但认为中国社会确实存在囚徒困境的竞争,不能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他提出,解决这种恶性竞争的方法是发展中间性组织。
王建勋老师首先指出,罗老师试图回避规范性国家理论的探讨而转向实证性国家理论,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受到前人研究的影响,可能在法律定义等方面有着缺陷。他认为,我们之所以抛弃传统国家理论,不是因为对人性有了新的认知,或建立起新的价值体系,而是因为传统国家理论对自由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王老师觉得,要超越现有的国家理论,可能需要彻底放弃目前的"国家"、或者"民族国家"这种固化的理念。他赞同王老师提出的地方自治路径,认为首先需要放弃大一统观念,承认多中心权利格局的存在。
施展老师从规范性政治学的角度,对罗小朋老师的发言做了一些评论。他指出现代世界秩序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上存在着内在矛盾,即物质秩序的基础和制度层面的基础一个是有界的,一个是无界的,正是这一矛盾的爆发,导致了民族国家带来的弊病。
施展老师首先指出国家理念的理论来源十分复杂,而后又从政治的另外一个层面,即伦理和德性层面分析现代国家和现代政治,他认为是宗教在根本上造成了东西方之间的差异和冲突。现存世界秩序基础的种种问题,很肯能就是由于清教制度的影响。
盛洪老师认为,中西在上古世纪是一个个体,都以家庭为基础发展起来,只是后来选择了两条发展道路。而今天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整合的问题,单靠个人是不行的,必须依靠血缘甚至共同文化等多个方面,吸收中西的资源,完成全球的政治整合。
赵农老师认为,国家的基础一是哲学问题,二也受到外部的交通和信息条件的影响。哲学层面上讲就是"人是谁"、"我是谁"的问题。而谈到外部条件,如果说发展到地域交通等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则国家概念可能消失。
茅于轼老师指出,国家理论的根本问题是为什么要有国家,主要回答是为了安全,而这就产生了强大国家的两个悖论。
首先是一种囚徒困境的博弈,因为一方强大会使另一方受到威胁,所以强大国家互相对峙反而得不到安全。其次是,强大的国家还会反而对自己国内百姓造成不安全。

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