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

主讲人简介: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论坛实录

[第406期]

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

时 间: 2010-04-23

地 点: 天则经济研究所会议厅

主讲人: 张曙光

主持人: 盛洪

评议人: 李国祥 谭淑豪 廖洪乐

版权所有: 天则经济研究所,转载须注明出处。

综述

张曙光老师首先介绍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政策的演变,并对其进行了评论。他介绍了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土地流转的具体转变过程,土地流转的地域特点以及目前的流转主要形式。张老师详细介绍了报告中的4个案例,分别是北京通州区于家务乡前付村的案例,山东泰安市宁阳县郑龙村的案例,四川郫县凌云村的"西部花乡"的案例和四川成都桤泉镇的案例。
随后,张曙光老师对所述案例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传统农业面临危机;第二,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第三,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第四,土地流转和经营的模式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要依情况而定;第五,土地流转中,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起什么作用,应如何看待其作用;第六,要发展农村金融,保护鼓励农村企业家。
李国祥老师指出,在中国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特别是受压抑的农业要素市场。他认为,土地不流转,也能实现规模化,并且,企业化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此外,政府应该对不同类型的农业采用不同的政策,对为中低收入者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的保护农业,政府的干预可以多一些;对效益农业,政府应该采取放开的态度,鼓励资本技术的融入。
谭淑豪老师认为,企业家有能力把农村中分散、不容易形成合力的资源组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因而非常重要,但以前的文献较少提及。她指出,在土地流转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利益冲突。谭老师基于自己的研究经验,发现土地规模流转成功的例子很少,她因此提出了土地流转能走多远,经营规模能扩到多大的问题。最后,她提醒大家注意农业现代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廖洪乐老师提醒大家想到土地流转过程背后的复杂性,注意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的区别。他澄清了家庭责任承包制的作用,家庭责任承包制不是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是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他指出,现实中,农民可能并不希望把承包地或者宅基地进行抵押,这个问题之所以炒得热,是因为城市资本利益集团希望土地抵押。他认为,小农经营虽然规模小,但整体大,所以会一直是主体地位,中国需要探索将小农经营和现代化农业结合起来的途径;而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制度环境和提供财政支持。

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