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活动

中国经济学跨学科理论创新研讨会在京召开

天则经济研究所 2014-05-09 累计浏览

 

2014567日,中国经济学跨学科理论创新研讨会在京举行。对于近年来经济学在中西方分别出现的新进展,鲜有机构或组织提供机会集中性的讨论这些创新成果。天则经济研究所作为一个以经济学为主的研究机构,更应为中国的经济理论创新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鉴于此,天则经济研究所牵头组织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会场由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提供,主办方包括: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董辅礽基金会、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天经济研究中心。主办方代表人茅于轼、史正富、毛振华、甘德安、罗必良、陶永谊分别致辞。

56的研讨共分为七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持人为林毅夫教授,汇报人为黄有光教授,点评人为陈平教授。黄有光教授的主题为“如何举行理论创新”,他提出了一个是否接受不现实理论假设的方法论,即要看假设是否会误导所要研究的问题本身。林毅夫、盛洪、高王凌、孙涤、张维迎教授等行了讨论。其中林毅夫教授指出经济学当中有很多可以创新的方向,研究者能够挖到金子还是能挖到煤,需要依靠正确方法论。

第二单元主持人为盛洪教授,汇报人为陈平教授,点评人为何梦笔教授。陈平教授的主题为“从均衡经济学到复杂演化经济学”,他提出了自身对经济学方法论变革的理解,即经济学方法从线性分析走向非线性分析,从均衡分析走向非均衡分析,从稳态走向非稳态,从单体走向群体。张维迎、黄有光、林毅夫、盛洪、黄凯南教授等行了讨论。其中盛洪教授指出经济学处理复杂问题往往采用存而不论的方法,这是经济学聪明而又有生机的原因。

第三单元主持人为毛振华教授等汇报人为陶永谊先生,点评人为张曙光教授。陶永谊先生的主题为“互利:经济的逻辑”,他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股票等资本市场的追涨杀跌现象,提出用互利假定来替代新古典经济学的自利假定。史正富、林毅夫、盛洪、张维迎教授等行了讨论。其中史正富教授指出资本金融市场的确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是不会因此就能否定新古典经济理论。

第四单元主持人为罗必良教授,汇报人为叶航教授,点评人为莫志宏教授。叶航教授的主题为“神经元经济学”,他介绍了如何用经颅直流电刺激的方法基于计算机仿真来研究人的偏好,从而打开偏好黑箱。盛洪、林毅夫、孙涤、罗必良教授等行了评论。其中罗必良教授认为期望视角下的等量收获与损失本身是不一样的,因此神经元经济学可以为新古典理论提供好的生物科学及人类学基础。

第五单元主持人为史正富教授,汇报人为林毅夫教授,点评人为何全胜先生。林毅夫教授的主题为“新结构经济学”,他认为落后国家应该充分理论比较优势原理来调整经济结构并获得经济发展。茅于轼、冯兴元、毛振华、张曙光、孟捷、曹正汉、杨其静等做了评论。大部分学者认为新结构主义没有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林毅夫教授对此也进行了回应。

第六单元主持人为卢锋教授,汇报人为黄凯南教授,点评人为刘业进教授,黄凯南教授的主题为“演化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综合研究”,他试图利用人的认知模式为演化经济学提供一个统一分析框架。黄有光、沈华嵩、陈平、吴思、盛洪进行了评论。其中刘业进副教授指出经济学需要回归到人的非理性视角,即关注交易演化理论的发展。

第七单元的主持人为赵农教授,汇报人为吴思先生和高王凌教授,主题为“历史对经济学的挑战”,点评人为姚中秋教授。吴思介绍了自己如何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历史和社会问题,并从中提炼出血酬理论来解释暴力与资源分配。高王凌教授介绍了自己研究中国农村改革的心得,辨析了演绎与归纳之间的争论。黄有光、赵农、茅于轼、陈平、罗必良教授等进行了评论。其中姚中秋教授指出需要用历史和社会事实来丰富经济学理论,茅于轼教授与吴思教授探讨了“合法伤害权”问题。



567点到8点半,本次创新研讨会的晚宴上特别举行了“王巍对话茅于轼——谁是世界思想家”栏目,以庆祝茅于轼教授获得“2014世界思想家”称号。对话栏目由姚中秋教授主持。王巍先生从中西方对思想家的不同定义开始,认为茅于轼教授能够获奖是由于他并没有躲在书斋,而是保持天真的状态,并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姚中秋、林毅夫、黄有光、盛洪、甘德安教授以及张林先生在晚宴上祝贺了茅于轼教授的获奖。





57的研讨共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持人为孙涤教授,汇报人为史正富教授和张维迎教授,点评人分别为曹正汉教授与沈华嵩教授。史正富教授的主题为“国家财政体系初探——复合财政制度”,他介绍了财政、金融新经济领域对现代宏观经济学带来的挑战,并从中提出了自己的复合财政制度构想。孙涤、黄有光、盛洪、张曙光、张维迎教授进行了相应点评。本环节围绕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逻辑展开了热烈争论。张维迎教授的主题为“经济学的转型”,他把经济学上升到经济哲学的高度,介绍了经济理论从静态到动态、从功利主义到权利主义、从利益到理念的转变,论证了理念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孙涤、沈华嵩、罗必良、陶永谊、陈平教授进行了点评和讨论,其中沈华嵩认为经济学相比物理等学科进步太过保守,在方法论和范式上都有很大进步空间。

第二单元为挂牌讨论。挂牌讨论分为三个主题,分别为黄有光教授的“综观经济分析”、管毅平教授的“权威、国家发生学”以及孙涤教授的“超越经济理性的合作行为”,参会学者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议题进行了自由讨论。

第三单元主持人为张维迎教授,主题为“如何进行理论创新(一)”,共有9位教授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研究。陈钊教授汇报了“经济理论研究创新中的几对关系”,茅于轼教授汇报了“数学如何改变了经济学”,何梦笔教授汇报了“演化经济学如何创新”,曹正汉教授汇报了“结构、制度与转型——中国制度经济学”,甘德安教授汇报了“基于复杂性科学的家族企业跨学科研究”,罗必良教授汇报了“经济理论如何创新”,李斌先生汇报了“算法框架理论”,胡必亮教授汇报了 “新古典经济学的文化视角”,杨其静教授汇报了 “垂直产业视角下的国有企业研究”。

第四单元主持人为冯兴元教授,主题为“如何进行理论创新(二)”,本环节采取学者自由讨论方式。其中,莫志宏教授对科斯的理论进行了一些批评性的点评,盛洪教授和茅于轼教授对一般均衡理论的逻辑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黄有光教授强调要加强经济理论的解释力而不是去为创新而创新,罗必良教授指出经济学的推广意义,陈平教授认为中国学者应摆脱悲情意识才能更好创新,赵农教授认为市场瑕疵因此要关注市场背后的隐含机制。

最后,张曙光教授做大会总结。他认为大会开得很成功,是各方面学者的一个盛会,大家立足于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历史科学、经济哲学的相互借鉴和相互启发,讨论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重大理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不同学科在共同解决经济问题、拓展经济研究方法方面进行了一次良好的对话。他建议大家关心中国的现实与中国的问题,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边际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学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