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9日,“金融规则与货币政策”研讨会在天则经济研究所会议室举行。
参加本次研讨会有来自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其中包括:弗朗西斯科•马洛奎恩大学访问教授Christer Lingle、夏威夷太平洋大学企业家中心主任Ken
Schoolland教授、自由研究所(Liberty
Institute)所长Barun Mitra教授、 Blockchanin 中国市场联络员王奇君、伦敦国王学院经济学博士Wolf von Laer、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冯兴元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首都经贸大学刘业进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席赵农教授、北京工业大学莫志宏副教授。除此之外,参会的还有巴别塔研究社成员、中外媒体及学界朋友。会议由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冯兴元教授主持。
Christer Lingle教授的发言主题是“稳健货币与宏观经济稳定”。他认为美元是最不稳定,最不好的一个货币选择。他同意米塞斯的观点,认为一个健全稳健的货币也是很重要个人主权工具,能够避免政府对于个人财产权的侵犯。
Ken Schoollannd教授的发言主题是“银行性道德风险——金融干预带来的干扰”,他认为金融干预会带来三种类型的道德风险。第一种是政府进行了某种形式的担保,将亏损的风险从体系中拿掉之后,就会鼓励人们高风险不慎重的行为。第二种道德风险是政府之间的担保,也就是说美联储、欧洲央行或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某些国家去提供担保。第三种道德风险是货币从保持中立的官员中流到比较腐败接受贿赂的官员中去。
随后莫志宏和刘业进教授对以上两位专家的发言做了点评。莫志宏教授认为中国奥派经济学者应该首先定义清楚什么是政府,政府的某些功能也有可能内生于市场,任意的批评会带来误导。刘业进教授认为中央银行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它的所有操作手段来指向真实利率。他也希望国家或者央行垄断货币服务的同时,能有其他约束机制和制度遏制垄断损失。
Barun Mitra所长发言的题目是“抑制财政轻率与通胀,黄金与可兑换货币的重要性”,他发现每当印度出现通胀时,黄金的进口量就是增加的。由于对政府政策的不信任导致很多人被称为黄金的走私者。王奇君女士所在的BLOCKCHAIN公司是比特币的服务公司,她向大家介绍了比特币的产生和特征。她认为比特币安全、交易方便,同时也去中心化,希望更多人持有使用比特币。
周子衡教授和熊越先生随后进行了点评。周子衡教授认为在资金帐户方面,互联网的经济体系已经打败了既有的金融体系。熊越先生首先怀疑了比特币的价值起源,然后论述了比特币可能面临的通缩困境。
吴庆研究员的发言主题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吴庆研究员详细介绍了中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央行掌握的很多政策工具,并借用周小川的话,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更像是中医,一包药里面有十味药,具体哪一种最有效谁也不知道。他同时还提到央行是国务院的下属机构,因此独立性较差。
张曙光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管制”,他认为中国金融业管制很严但套利空间很大,所以地下金融很繁荣。互联网金融正好绕过了银行的限制,又给个人提供实现自己金融权利的途径,因此有着很大需求。互联网金融服务方便、快捷,人们可自由支配,而且互联网发展重视小客户的利益。综上来讲,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创新,需要随之提高相应的监管水平。
赵农教授和刘业进教授随后做了点评。赵农教授认为中国的货币当局是政府的一只有形之手,无论从央行独立性缺失还是对民间创新管制来讲,都起到了一些伤害性的作用。刘业进教授认为央行的核心职能,是调整基本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使银行的利率接近市场的、资本的真实利率,呼吁尽快终止愚蠢的金融管制政策。
Wolf von Laer博士的发言主题是“无中央银行的稳定: 自由银行的理论与历史阐述”,他认为央行是很晚近的制度安排,在央行出现之前的金融体系便是一个自由金融体系。银行之间的竞争也会消除某个银行超发货币的动机。央行的存在往往是政府出于监管或者财政需要才产生的,自由银行体系也比监管体系更能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因此,Wolf von Laer博士认为自由银行体系更有益处。
冯兴元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从货币垄断到货币竞争”,他讲到古代的货币是私人货币。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历史并不长,但却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想当然的标准做法,也成为经济学界的主流意识形态。虽然各国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但它们不仅不能保持币值稳定,而且是通过增发货币推行通货膨胀的罪魁。需要反思中央银行体制和政府垄断货币体制的弊端,告别货币垄断,走向货币竞争。
最后,听众们向各位专家提问互动。